检测项目
缝隙腐蚀试验
项目简介
缝隙腐蚀又叫间隙腐蚀,是两个连接物之间的缝隙处发生的腐蚀,金属和金属间的连接(如铆接、螺栓连接)缝隙、金属和非金属间的连接缝隙,以及金属表面上的沉积物和金属表面之间构成的缝隙,都会出现这种局部腐蚀。缝隙腐蚀也是一种电化学腐蚀,在电解液中,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表面之间构成狭窄的缝隙,缝隙内有关物质的移动受到了阻滞,形成浓差电池,从而产生局部腐蚀,这种腐蚀被称为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影响因素
(1) 溶解O2量:溶液中O2浓度增加,缝隙外部阴极反应加速,腐蚀量增加。一般溶液中溶解氧小于0. 5ppm时,有可能不引起缝隙腐蚀。
(2) 电解质的流速:增加腐蚀液的流速,即输送到缝隙外部的金属表面上的O2量增加,腐蚀量也增加。但是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残渣或生成的松膜,流速减慢反而容易堆积;从此意义上讲,增加流速也有可能减少腐蚀。
(3) 温度:温度升高能增加阳极反应速度。另一方面,敞开系统的溶液中溶解。O2的浓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并视阳极和阴极两种反应的综合结果而定,大概在80℃时缝隙腐蚀变得极大。在密闭系统中,随着温度升高也就大大加快缝隙腐蚀的速度。
(4) pH值:pH值减小,阳极溶解速度增加。对于缝隙腐蚀,只要缝隙外部处在金属钝化的pH范围内,若pH值降低,则缝隙腐蚀量增加。
(5) 氯离子等破坏钝化膜的离子:缝隙腐蚀在许多介质中都能产生,但在含氯离子溶液中最易发生。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愈高,缝隙腐蚀的可能性就愈大。对于含有非氧化性氯化物和溶解氧的体系而言,当氯离子含量大于0.1%时,就可能引起缝隙腐蚀。
(6) 合金元素:合金元素的组成对缝隙腐蚀有很大影响。不锈钢中含铬、镍量增加都能提高其抗蚀能力。不锈钢中加入硅、铜也能提高其耐腐蚀能力。
测试标准 |
标准名称 |
样品要求 |
测试内容 |
适用范围 |
ASTM G48-2011 B法 |
使用三氯化铁溶液做不锈钢及其合金的耐点腐蚀和缝隙腐蚀性试验的标准方法 |
标准尺寸:25mm×50mm;一个试验中的全部试样应具有同一尺寸 |
试样的质量损失、缝隙腐蚀深度等 |
不锈钢和高镍铬轴承合金
|